闭口钢桶气密试验的方法
王冬祥(甘肃商检局)
闭口钢桶是指注入口和透气口孔径不大于7cm的钢桶(也称非移动顶钢桶) , 广泛用于盛装液体状态的化工、石油、食品等产品的出口包装。在液体危险货物的出口中,更离不开闭口钢桶。按照ZBA870012-88《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性能检验》及GB325-91《包装容器-钢桶》的要求, 钢桶的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均需进行气密试验。
一、现行气密试验的方法及其缺陷
现行气密试验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ZBA870012-88 和GB325-91的要求进行,具体方法是:
试验设备:空气压缩机,压力表,减压阀。
试样数量:三个。
试样准备:在钢桶顶部钻孔,接上进气管。(GB325-91 规定:“在桶塞上钻一孔,固定压力表,旋紧桶塞封闭注入口,然后与空压机连接,保证连接密封良好)。
试验方法:将被检验包装浸入水中,向包装内充气,使包装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值。压力控制方法不得影响试验的有效性,观察是否渗漏。也可使用等效的其他方法。
上述的试验方法常被商检行业的危险货物包装周期检验和行业统检所采用。在钢桶生产企业,气密试验作为出厂检验的项目需进行全数检验,但第一种方法由于其对钢桶的破坏性(“包装顶部钻孔”或“在桶塞上钻一孔”)以及检验速度慢不适应流水作业而不被生产企业采用。目前钢桶生产企业普遍用第二种方法进行气密试验,具体方法是:
试验设备:气压式检漏机(配有压力表)。
试验数量:全数。
试样准备:钢桶由生产线滚入检漏工位,检漏机两压力盘将钢桶的顶和底部紧紧夹持在中间。
试验方法:打开检漏机控制阀,压缩空气通过压力盘中心的空气输入口进入钢桶,用机械喷淋或人工涂刷皂液,观察焊缝、卷边有无漏气起泡现象。
第二种气密试验方法,由于对钢桶无损伤,检验速度快,不影响生产而被制桶行业作为钢桶出厂检验的气密试验方法。
商检机构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不实行批批检验,只进行周期检验,检验周期一般为六个月,在检验周期内凭厂检单换证放行,那么第二种气密试验方法的可靠性, 就有必要加以验证。
二、对第二种气密试验方法的验证及改进
第二种气密试验方法,是检漏机的两压力盘将钢桶的顶和底部紧紧夹持在中间进行试验的,压力盘和桶顶、底间的密封性能将直接影响这种试验方法的精度。若密封性能好,则检漏机压力表显示的气压就是钢桶内的实际气压;若密封性能差,例如有漏气,则钢桶内实际气压会低于检漏机压力表显示的气压值,即达不到标准要求检验的数值,会造成试验结果的不可靠。为进一步验证第二种试验方法的精度,取一钢桶,用第一种试验方法(在桶塞上钻孔),检验其100KPa时有无漏气, 若无漏气,在桶身中部挖一直径20mm的圆孔,圆孔上焊一长约50mm的钢管,钢管上部带有丝扣,将压力表旋入,检查钢桶焊接部、压力表与钢管连接部有无漏气,若有漏气,应予修补。可以认为桶体上压力表显示的气压就是桶内的实际气压。然后不断调整检漏机的输入气压,观察检漏机的压力表气压值(记作“输入气压”) 和钢桶桶体压力表气压值( 记作“桶内气压”),得如下实验数据(表1)。
表1 输人气压和桶内气压对比表
输入气压(KPa) |
50 |
95 |
100 |
110 |
125 |
140 |
160 |
188 |
桶内气压(KPa) |
25 |
30 |
40 |
50 |
60 |
70 |
85 |
100 |
从表1可以看出,检漏机压力表显示气压与桶内气压有较大差距,这说明检漏机压力表显示的气压值并不等于桶内实际气压,也不能作为气密试验的气压值, 也说明这种长期被制桶行业普通采用的气密试验方法不够精确可靠。
多次试验证明,在操作开始5秒钟内检漏机和桶体上的压力表数值均达到稳定;数值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检漏机上各不相同。
三、结论
1. 检漏机由于密封性能问题,不能保证其压力盘与钢桶顶、底部间无气体泄漏。检漏机的压力表数值不能代表桶内实际气压。
2. 将一只装有压力表的钢桶作为检漏机的补充设备,每班操作前先将这只装有压力表的钢桶进行数值对比试验,调整检漏机输入气压(如调到表1的95KPa),待桶体气压表达到标准要求值后(如表1的30KPa),检漏机再以这一输入气压开始对其它钢桶进行气密试验。这一办法是对第二种气密试验的改进和完善。
3. 把装有压力表的钢桶作为检漏机的补充设备,能保证出厂检验时气密试验的精确性,且投资少、经济、易行、并便于在制桶行业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A87001.2-88,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 性能检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25-91,包装容器钢桶
【3】张来春编著,《钢桶标准化》,中国标准出版社,39-41页,1993年
【4】胡明月主编,《制桶工》,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38-141页,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