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桶液压知识问答
杨文亮
作者: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液压传动等技术也为制桶机械所采用。使制桶行业向高技术迈进了一步。但由于一般制桶厂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对液压设备较为陌生,对液压系统常出现的故障束手无策。现就制桶机械液压系统经常出现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做一些解答。
一、什么是液压传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与机械传动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液压传动是靠密闭容器内受液体静压力的作用,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与转换,而完成作功目的的传动方式。
制桶机械的液压系统一般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指液压泵。它是把原动机(电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变成为液体压力的能量转换装置;
2.控制元件:为满足传动性能的需要,在系统内为控制压力、流量和方向等而配置的各种阀件;
3.执行元件: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等。其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到工作机构上去;
4.辅助元件:为保证液压传动装置正常工作,而设置的油管、油箱、管接头、滤油器、蓄能器,换热器以及各种控制仪表等;
5.工作介质:液压油。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相比,有以下优点:
①在输出同等功率的条件下,液压传动装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动作灵敏;
②能在很大的调速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其结构比一般常用的齿轮变速机构筒单,调速比可达200~250,而电机通常只能达到20;
⑧运转平稳,便于实现频繁的换向;
④操纵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
⑤容易实现安全过载保护;
⑥因运动机械零件在油中工作,润滑良好,寿命长;
⑦液压元件易于实现通用化和标准化。
液压传动的制桶机械存在以下缺点:
①由于液压元件质量问题或密封元件的老化产生油泄漏。管路的弹性变形,影响运动平稳性。不宜实现准确的定比传动(因制桶工艺不需要定比传动,故此缺点可不考虑);
②由于液压压力损失随管路长度和流速的增大而增加,故不适于远距离传动;
⑧因液压油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会影响传动机构的工作性能,故在高温和低温下采用液压传动有较大的困难;
④若油液中含有空气,则容易产生噪声,并使低速运动不平稳;
⑤液压元件的制造及液压系统的调整和故障的判断及排除,均需较高的技术水平。
二、制桶机械液压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爬行是怎样产生的?应怎样排除?
当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作低速运动时,可能产生时而运动,时而停顿的爬行故障。产生爬行的原因和消除方法如下:
1.由于液压系统进入空气而使执行机构产生爬行。这时就应排除液压油中的空气。
2.由于相对运动件间的机械摩擦阻力太大或摩擦阻力变化,也容易产生爬行。因此相对运动件如导轨、油缸、活塞杆等应保证规定的几何精度、表面光洁度以及相互位置精度等。相对运动另部件表面问有污物,也会增加摩擦阻力,所以应当经常保持液压设备的清洁和油液干净,也要注意拖板的楔铁或压板不要调得太紧。
3.相对运动件表面问润滑不良,形成千摩擦或半干摩擦,也容易导致爬行。所以应当经常检查导轨表面的润滑情况。
三、制桶机械液压系统中经常出现振动和噪声是怎样产生的?
制桶机械液压系统中振动和噪声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系统的振动和噪声。机械系统的振动和噪声,主要指驱动液压泵的机械传动中所产生的噪声,其原因:
①回转体的不平衡。机械传动系统中的皮带轮、联轴轮、齿轮等回转体,要做到完全动平衡是困难的。但是,如果不平衡力太大,它们回转时就会因产生较大的转轴弯曲振动而产生噪声。
②在滚动轴承中,由于滚柱发生振动而产生噪声。
⑧由于液压系统安装上的原因而引起的振动和噪声。例如液压泵轴与原动机轴不同心或联轴节松动;系统管道支承不良及基础的缺陷等都会引起振动和噪声。
2.液压泵的噪声。液压泵通常是整个液压系统中产生噪声的主要部位,故一般规定液压泵的噪声不得超过70~80dB。液压泵的噪声,一般随压力、转速和功率的增加而增大。通常转速的影响较为显著。液压泵中产生噪声的原因,总的来说,一方面是机械的振动,另一方面是由于液体压力流量急骤变化。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液压泵的压力和流量的周期变化。在液压泵运转时,由于液压泵的齿轮、叶片或柱塞进行吸油或压油过程而使相应的工作腔在泵每转一周时,产生周期性的流量和压力的变化,引起流量和压力的脉动,造成泵的另件的振动。另件的振动又引起和其相接触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的振动,进而产生噪声的声压波传播出去。
②液压泵的空穴现象。液压泵工作时,如果吸入管道的阻力很大(如滤油器局部堵塞,管道太细等),油来不及充满泵的油腔,造成局部真空,形成低压。如达到油的空气分离压时,原来溶解在油内的空气便大量析出,形成游离状态的气泡。随着泵的运转,这种带有气泡的油液转入高压区,气泡受高压而缩小、破裂和消失,形成很高的局部高频压力冲击。这种高频液压冲击,作用在泵的零件上,一方面对金属起破坏作用(有时使金属剥落,称气蚀),另一方面使泵产生很大的压力振动,激发其噪声的增加。
⑧泵内零件的机械振动如齿轮泵中齿轮的误差(如齿形和节距不正确)和光洁度不高以及轴线不平行都会造成运转啮合时接触不良,造成周期性的冲击和振动。旋转的转子不平衡(如柱塞泵)和滚动轴承中的滚动体也会引起振动。,零件的刚性差,:也易引起振动。
3.液压阀的噪声。液压阀产生的噪声,随着阀的种类、使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如按发生噪声的原因对其分类食大致可分为机械声和流体声。
①机械声 它是由阀的可动零件的机械接触产生的噪声,如电磁阀的电磁铁吸合声,换向阀的阀芯冲击声等,即属于机械声。
②流体声 它是由于流体(液压油)中产生的种种压力振动,使阀体及管道的壁面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按产生压力振动的原因可细分为:
1)气穴声 阀口部分的气泡溃灭讨造成的压力波,使阀体及配管壁振动而形成噪声,如溢流阀的气穴声,流量控制阀的节流声等。
2)流动声 流体对阀体壁的冲击、涡流或流体剪切引起的压力振动,使阀体壁振动而形成噪声。
3)液压冲击声 由于阀的动作而使压力差很大的两个油路连接时产生液压冲击,此液压冲击使管道、压力容器等振动而形成噪声,如换向阀的换向冲击声,溢流阀卸载动作的冲击声等。
4)振荡声伴随着阀的不稳定振动现象引起的压力脉动而造成的噪声。如在工作过程中,先导式溢流阀的导阀常处于不稳定的高频振动状态,由此产生的噪声有时会达到刺耳的哨叫程度。
四、降低制桶机械液压系统中的振动和噪声的措施有哪些?
1.防止在油中混入空气。有时液压系统在运转开始一段时间噪声小,经一段时间后噪声增大,此时油箱内的油由于微小气泡混入而变黄色,这说明油中混入了空气。其措施:一是防止空气混入,二是尽快地排除混入的空气。其方法为:
①泵的吸油管的管接头密封要严,防止吸入空气。
②采用消泡性好的油液或在油中加入消泡添加剂。
⑧合理改进油箱结构。在油箱内回油管与吸油管之间,用倾斜的60 100目的铜网分离气泡,使回油管浸入油中时带入的气泡不进入吸油管附近。
2.防止液压阀产生空穴现象。在调节液压回路压力时,尽量使阀的进口压力P1与出口压力P2之差不要太大,一般以P1/P2<3.5为好,否则要产生空穴现象。
3.防止液压泵产生空穴现象。为防止液压泵产生空穴现象,主要是尽量减小吸油阻力,其措施是:
①采用直径较大的吸油管道。
②采用大容量的吸油滤油器,并经常检查、清洗,避免堵塞。
⑧吸油高度应尽量小。自吸性能差的泵应加辅助泵供油。
4.防止管道内紊流和旋涡的产生。其措施是:尽量避免管道截面突然扩大或收缩,防止急剧的弯管。弯管的曲率半径应为管道直径的五倍以上。
5.采用蓄能器或消声器吸收管道内的压力脉动。
6.避免系统发生共振。在液压系统中常会出现振源(泵和电机)引起其底板、管道等的共振或泵、阀、管道等元件的共振而造成较大的噪声。在运转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共振情况时,可通过改变管道长度和一些阀的安装位置来消除。
7.振动的隔离。采用橡皮垫或弹簧使系统的主要振源(泵和电机)与底座(或油箱)隔离,或将振源装在底板上与整个系统隔离,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8。采用阻尼材料层。振动隔离的效果是局部的,进一步降低噪声的传播,避免一些另部件的共振,可以在管道或薄壁零件表面涂上一层阻尼材料。一方面对这些零部件的振动进行阻尼而使之衰减,另一方面防止噪声从这些零部件辐射出来形成空气噪声。这种方法对于抑制高频噪声很有效。阻尼材料有毛毡、沥青、软橡胶及其它内损耗大的高分子材料。国外使用在液压系统管道表面捆扎玻璃纤维带,外面再捆扎钢带对管道进行阻尼。
另外,采用缓冲回路,蓄能器回路,也都是降低系统振动和噪声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