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虚”与绩效管理的“实”
文/三哥
“企业文化”也是大家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一个词,恐怕一提到这个词,大家脑子里浮现出的更多的是标语、是口号,认为这些都是些虚浮的、无用的东西。不可否认,很多时候标语、口号等等的确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但并不是全部或者说不能完全反映其本质。
那什么是企业文化?百度百科:企业文化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大师埃德加·沙教授的定义:企业文化是由一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基本假设所构成的范式。我们认为,最容易理解和最易接受的解释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一些理念和原则,包括基本纪律、远景使命、核心价值观、方法论以及管理原则等。
企业文化属于形而上的东西,而企业却是一个功利性的组织,追求的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因为企业唯有获利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体现企业的价值。所以,按这个逻辑来讲,对绩效的管理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搞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有什么用?而为什么好多企业还要再强调企业文化建设呢?
冯仑曾拿白朗起义举例:辛亥革命期间在河南的宝丰县爆发了白朗起义,起义军一度发展到数万人,三年间先后同北洋政府军队20多万人作战,攻破县城40多座,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是什么?就是起义军虽然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口号,但是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没有建立相同的价值观,也就是没有一个正确的文化作为指引,最终难免失败。
而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这是因为它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政治纲领、组织纪律,甚至每个队伍当中都有“政委”这个实实在在的职务。政委是干什么的?就是解决人们思想统一问题的!他的作用就是把所有人的思想意识拉到一根主线上来,这根主线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为解放全人类而努力奋斗!这是它的愿景,虽然现在也没实现,但是在特定的时期,这样的愿景可是令人无比振奋的啊。
也有一些人说,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是否当真如此?其实这句话背后要表达的是企业文化是大企业做的事,高大上,小企业用不着,也搞不了,所以说小企业是不需要企业文化建设的。这其实完全是错误的!而恰恰相反,越是小公司、越是创业公司就越需要企业文化。这是因为企业的发展就是带着一群人去未知的远方,远方在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我们的使命是什么?大家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形成一条主线,要发挥磁铁的作用,把各种各样的资源凝聚在一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就必然要求至少要讲清楚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讲清楚企业在做什么?这其实就是讲清楚战略路径,或者借用一句话就是在新时代的大机会下要不要机会的问题。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企业发展是没有主线的现象,他们往往哪个行业好就往那个行业钻,跨房地产业、餐饮、保健品等风马牛不相及的各种行业的企业也不鲜见,他们唯一的的目标就是赚钱,到底是做生意还是做事业?
二是要讲清楚就是我们从事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必须既要展现企业的胸襟,又要结合团队成员的切身利益。即要讲清楚当企业达成了目标之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而跟随企业一起的奋斗者又能从企业的发展中能够获得什么。
三是要讲清楚企业倡导的是什么、反对的是什么,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因为企业是功利性组织,理论上来讲,企业所倡导的,必然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因素,而企业反对的肯定是损耗价值或是对绩效产生阻力的因素。在这一问题上,需要企业充分辩证论证。
只有在讲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的绩效管理的制度或方案才有指导思想,因为所谓绩效管理,无非就是解决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问题,只要、也只有将指导思想理清了,绩效管理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