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新冠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与应对
文/张一泓
近些天与多家企业负责人交流,让我意识到本次新冠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实际影响比我之前想象的要严重,不仅是人员按时复工面临很大的问题和不确定性,物流的恢复也是重大挑战。
企业在未来几个月直至 2020 年全年都很可能面临巨大挑战,以下几方面的直接损失或成本压力已经造成,对您的企业影响有多大呢?
1.因延迟开工、人手不足,年前订单无法如期完成导致损失;
2.因未来数月整体需求有断崖式下降的风险,可能使得一些行业后续订单及生意机会大幅下降导致损失;
3.已有的订单,因人员不足及供应链问题使得交付效率极低而带来损失;
4.多数公司为稳定人心或人文关怀的需要,需额外为延期复工支出假期工资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
5.因疫情使得各种商务活动、业务人员在外拓展市场的计划受阻,加上年前制定的经营计划亦无法顺利实施,乱了部分企业的阵脚,多重压力和不确定性必然给企业营收和效益带来成本压力和损失。 以上五点还没包括疫情和各种过度反应带来的间接影响。
针对餐饮、旅游、娱乐、线下门店等服务行业,这次疫情带给他们的更是灭顶之灾,难上加难。 所以我感觉很有必要写一篇关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文章,供客户企业和中小企业经营者参考,也许有助于他们在茫然无助、等待或无奈中找到一条减损、创新、改善或自救的路。
下面是摘自网易财经的一篇题为“武汉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的文章中的一部分,其中的数据很值得我们了解一下: ……在本次疫情持续、假期延长的背后,中国的经济将面临什么?
17 年前的 SARS 对经济的影响:当年“非典”对经济的冲击,主要集中在高潮时期的二季度,从全年来看,影响其实远远低于预期。2003 年,我国的经济结构是这样的:第一产业贡献率 3.1%;第二产业贡 献率 57.9%;第三产业贡献率 39%。
可以看到,当时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占比 57.9%。
但第二 产业受 SARS 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也是因为,SARS 爆发没能第一时间全面防控, 一直到 3 月份才被全面重视,那时候春运已经结束,打工的人也都到工厂就位 了。
而今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更严重。
(因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人还被隔 离在家,没有进入工作状态,重点疫区还不知道什么时间解禁-笔者注) 经过这 17 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不但快速腾飞,整个产业结构变化也发生了 明显变化。
2019 年,我国的经济结构是这样的:第一产业贡献率 3.8%;第二产业贡 献率 36.8%;第三产业贡献率 59.4%。
而本次疫情对第三产业的毁灭性打击(对第二产业中的中小民营企业的影 响也如前文所述的五个方面,也是非常大的——笔者注),这些会直观的反应在 GDP 上。
另外,和当年的“非典”相比,这一次肺炎疫情爆发的时间也更加不巧,由 于刚好发生在春节前后,这将对我国经济带来加倍打击。
春节历来是消费高峰期,这一次全国人民集体在家隔离,大部分消费活动 基本上停止,这将给我国的服务业带来重大打击,而且,服务业一向是就业的最 大部门,服务业停摆,就业也会遭遇重创。
随着春节假期延长,各地方人群能否按期返回工厂、企业上班,也都还是一 个疑问。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称,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餐饮、文 娱、旅游等服务业都会继续受到影响。因区域之间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联动面临 挑战,工业生产也将受损。
我们可以简单的预测一下针对中小民营制造业影响的程度:
假设企业平均延迟复工的时间约 10 天,复工后,在疫情结束前生产经营都难以恢复常态,延迟期间的产出为 0,复工后到疫情结束前生产物流系统恢复常态的时间段充其量只有 60%的战斗力。
其他的影响暂不计算,相当于损失的生产和业务活动的时间为:
10+60*40%=34 天。其他时间产能和业务订单假设 100%恢复,按此计算,全年的营收与产出损失约为 10%。也就是说,一家营收 3 亿的制造业,可能全年营收损失为 3000 万元。
针对线下为主的服务业(如餐饮、旅游、娱乐及各类门店销售或服务等)的影响的比例会远远大于这个估计。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很多专家都给出了预判,恒大研究院报告认为,从宏观 的视角,需求和生产骤降,对投资、消费、出口都会带来明显的冲击,短期内会 带来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
对于中观行业而言,餐饮、旅游、电影、交通运输、 教育培训等受到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
对于微观个体的影 响,民企、小微企业、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一方面承认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 巨大影响,我们都要去承受经济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 济的基本面还是会保持增长。
这是我们面对的疫情下经济的基本判断。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企业该如何面对?笔者尝试分为三个时段来给出应对的建议。
第一个时段-当前至正式复工之前;第二个时段-正 式复工后至疫情结束;第三个时段-疫情结束至 2020 年底。个人之见,仅供参考!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时段的应对策略和案例。 第一个时段-当前至复工之前:从当下,也就是现在到复工前(2 月 10-15 日),有的企业已经启动远程办公模式了。
但针对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依赖大量现场工作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可能还没有建立远程办公的条件,现场工作也无法通过远程来完成,那有什么措施呢?
在放假等待的状态中,多数人的智慧和战斗力是归零的,没有激活他们,这是很可惜的。
笔者给出以下建议(分三个步骤预热):
第一步:老板本人花完整时间先深入思考三个问题:
1)这次疫情对本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按轻重缓急列出负面影响清单,最坏情况折成金额是多少? 3)针对负面清单逐一思考缓解、减损的办法或思路是什么?
第二步:内部成立一个由老板亲自挂帅的恢复生产经营临时微信 群,部门负责人以上的干部以及专门选拔一批有想法和思路的年轻骨干人才进入(请各部门长及高管推荐、老板核准后入群),
老板将以上三个问题在群中发布,让大家参与,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这个过程千万不要否定和打击提建议的人,哪怕建议没有任何价值和建设性都不能否定,而是耐心等待大家智慧的叠加;
因为一个人提出了可能没有什么价值的建议,很可能会启发另一个人想到很有建设性的建议或措施),公司指定专人汇总大家针对问题的回答和建议措施,选出有说服力的结论、有代表性与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老板本人的思考,最后提炼形成供讨论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群中针对以上提炼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和确认。
最后形成最适合本企业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或应对措施,据此来制订恢复生产经营的行动计划。
相信经过以上的科学步骤发挥最有思考能力的一群人的集体智慧,更容易为本企业减损、创新、改善或自救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
更关键在于大家的踊跃参与,必然使得执行落地变得更为顺畅。
在此,笔者想特别强调的一点:老板本人的认知和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绪是重中之重。谁都可以乱阵脚,但老板不能乱了阵脚,这样才能稳定军心。
不急躁,不抱怨、不轻易动怒和批评人,相信和多鼓励大家。即使自己还没有找到适当的办法,也应该相信集体的智慧和齐心协力的效果。
非常时期是最考验企业当家人的时候,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困难但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这是对团队最大的鼓舞,才可能顺利产生并推动各项重要且恰当的措施。
针对如何实施好以上三个步骤以及具体做法或案例,由于时间急迫,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笔者列出一些供大家碰撞或参考,希望能抛砖引玉!
1.相信政府,相信正规渠道的资讯,集中精力应对自己企业的问题。
要提高我们对于危机和各类信息的认知力、辨别力,提高应对危机的心力和思考力,不要关注太多的小道消息或传言,更不要看谣信谣传谣。认知清楚,才能决策正确,才能转危为安。
2.在这次危机中,有些体质比较弱的企业可能会消失。要研究和搜集您的主要对手在做什么,不能盲目的闭门造车。
你在每一个细节和微观上的努力,都能够产生看得见的成效或者抵销掉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
可以预测,很多行业都会出现剩者为王,如果你应对措施恰当就会成为那个剩者,也是最后的胜者。
3.迅速调整或清晰制定出今年的目标。生存和保住市场份额、保住饭碗是今年的主要目标,而不是盈利。丘吉尔说过一句话——不要浪费了一场危机。
也许这个危机是你脱颖而出、跑赢市场的一个转机。从现在开始,就要想方设法让主要干部开展就地工作,为疫情之后积蓄势能和力量。
4.尽可能推动(短期内不能到位的)干部员工的在线学习计划:以部门为单位,由各部门长作为发起人,建立本部门的员工学习群(部门人多时,可按下一级组织划分为多个群),由各部门长将公司群中的精神传达并主持本部门的学习活动,学习规划如下。
5.针对公司过去的短板、痛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先通过公司微信群讨论其发生的原因和人员能力上的短板,将需提升的技能一一对应到相应的岗位,
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或购买网络教育资源或相应的书籍、教材,分发给大家,要求在家的同事利用复工前这一周时间坚持在线学习,并结合自己的部门和岗位写出学习心得和下一步的改善计划。
复工后将针对个人提交的成果进行评比,择优研讨确认后推动实施并公开奖励创造价值的员工。
6.在民营企业经营者之中存在两种状况:
一种是还没意识到疫情将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对潜伏的危机也没有充分觉察,处于观望的状态;
另一种是已经直接遭受了打击,比如餐饮业、旅游娱乐业及各种门店,不少处于极度恐慌、无计可施及过度悲观的状态,这两种状态都是不正常的、有害的。
7.受本次疫情是几乎所有行业及你的同行都同时面对的。
你困难,其实还有比你更困难的。自己公司的损失不管有多大,基本上都是暂时的。市场需求仍然在那里,老百姓在疫情之后会很快恢复原有的消费能力。
疫情之后很多行业的需求也可能产生井喷,补偿前期封闭造成的空缺,这是自然规律。关键在于你能不能预见和准备,以相对健康的经营状态和优质服务迎接那一天的到来。
所以,在准备复工这几天,您的心理状态和做了什么准备是很重要的。
8.非常时期,企业的运营最重要的仍然是现金流:订单是充饥的粮食,现金流则是血液,断粮一段时间仍可以挣扎生存,但血液循环 断了会直接导致生命危机。
所以现金为王,企业有条件应做好至少未 来三个月正常经营所需的现金储备(包括借贷)。
在这里,特别介绍一家青岛公司应对疫情的案例(从陈春花教授的文章中摘录-笔者注),很值得借鉴。
青岛特锐德电气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力装备制造、汽车充电生态网、新 能源微网三大业务的公司。
在这个延长春节假的期间,公司发文给每一位员工, 明确通知“举国经受考验的关键时刻,也恰逢特锐德集团二次创业的重要时期,新的一年将赋予我们更大的使命与责任为之奋斗与付出,
在这一特殊时期面向公司全体员工发出动员令,倡议大家居家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全员进入‘战备’ 状态,正式开启‘在线工作’模式。”
这里把特锐德居家在线的“新开工模式” 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1)三在 在家上班 在群上岗 在线培训
2)三补 补齐 2019 年未完善的总结分析 补充完善 2020 年战略落地工作的思考 补足平时没时间做的反思
3)一研究 提前研究 2020 战略落地工作部署(上半年的工作方案)
4)一提升 提升个人能力,研习专业课程 在“一研究”中,我们要坚持如下原则:
1)以问题为导向,灵活运用“336 工作法”,找出难点问题、关键问题、 最需提升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可执行、可量化的目标和闭环落地措施;
2)以客户为导向,目标为导向,优化和梳理流程,确保高效实现目标。
在“一提升”中,我们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在研发的项目和工艺改进上,成立虚拟研发小组,线上充分讨论,并形 成结论和执行文件,为正式开工立即放箭做好准备。
2)提升管理层和员工个人能力:从 1 月 31 日起,各业务中心对子公司员 工开展各项培训学习,按课程计划每天打卡,用教学和考试,给战友们充电;针 对管理层,提前进行“特锐德大学”培训。
特锐德公司还提供了“在线动员,工作部署”的文件,内容是从 1 月 31 日 到 2 月 9 日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段所安排的各项工作计划、所要达成的目标和项 目负责人。
我仔细阅读发来的资料,感受最大的是,这些在线安排,与员工平时 的工作习惯一致,按照这个详尽的在线工作计划安排,我相信特锐德公司的员工, 会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甚至会如公司所要求的的那样,进入“战 备”状态。
第一个时段剩下的只有几天了,所以留给企业复工前的准备工作 只有区区几天的时间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