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涂料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
文/钟晔
1、国内涂料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
在国际油漆涂料市场上,我们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民族涂料品牌。我们应该可以的。
6个多亿美元的全国所有涂料企业捆在一起的出口总额在1300多亿美元的国际油漆涂料市场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连一个零头的零头都到不了。并且主要集中在香港,越南、巴拿马这样的市场。
我看到的国外国家涂料行业级的战略市场分析中讲到中国产品,只用三个字总结评价:便宜货。再就没有什么可讲的了。这是实际情况。
在出口总额方面,不要说和华为、高铁这样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比,就是和服装鞋帽行业都比不了。这出口总额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涂料的现有水平。我们的国内下游民族市场需求非常强大,比如造船,桥梁,高铁,建筑等基本都在民族企业手里。可是我们涂料行业呢?中高端技术市场几乎90%是外企的,绝大部分的交通,工业,重防腐的民族涂料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场,低密度市场,低利润市场求生存。就连技术处于相对中低端的建筑涂料市场的销售额也有大概一半是外企贡献的。
我国的经济总体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的涂料行业的表现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很不相称。不说是拖后腿的,至少也应该说“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油漆涂料行业是“大而不强”。这个“大”吃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吃的是人口的红利,吃的是改革开放以及外国投资的红利。没有什么值得特别自豪的。
我们现在有些朋友热衷于研究排行榜,我这么用词排名就比另一种用词排名能靠前几位。单挑不行我们算总量,总量不行我们算平均,民族涂企的数据不好看我们把外企的数据加上。我今天看某个企业2019年的总营收还是5个多亿美元,没过两天再看,这个总营收就突然上升到7个多亿美元了。凭空蹦出了两个多亿。为什么?仔细看看,原来是统计发布人改了,统计方法改了,统计标准改了。国际排名忽然就上升了十几位甚至几十位。这样好像就很安慰了,又可以自吹了。我们有这个精力研究点产品,研究点市场,研究点需求,研究点正事不好吗?
只有把自己做“强”,我们才能走得远,才能在各种世界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才能挣大钱。品牌做“强”可以细分到方方面面,并不是每一个方面做强都需要很长时间或者很大投入。没有任何事情是做不到的。尤其在大数据大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油漆涂料行业如果自己在国内做不强的话,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一句美丽的空话。
对此,我们的行业领导,特别是中涂协的领导都是怎么想的呢?我这里不是批评,我是真心的想知道我们作为行业领导,对中国油漆涂料行业的整体现状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对策?有没有方向,计划?
2、国产化率不提了
30年前,我们的引进项目国产化率可是老挂在嘴边上的,那是实打实的业绩考核指标。每年都要有提高的。年终总结的时候如果国产化率没有提高你厂长是要解释清楚的。但是目前看来,国产化率好像没有人提了。好像越来越不重要了,可有可无了。
涂料产品门类中的相当一部分可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各个领域。更高级的敏感的这里暂且不说,仅仅以汽车原厂漆为例。谁能告诉我现在谁能用完全国产的技术,工艺,装备,完全用国产的颜料,填料,国产的树脂,单体,以及完全国有国产的助剂能做出达到世界一流稳定技术水平的被世界一流汽车厂认可的汽车原厂高低温漆来?
这30年来,我们的研发创新还基本停留在模仿照抄别人的水平上,我们的中高端产品及技术的国产化率至少是没有进步或者进步有限强差人意,上游原材料尤其是助剂一项则是明显的退步了。
汽车涂装的双层电泳、罩膜技术国外9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发投入运行了。我们呢?我们现在在哪里?三十年过去了,这些技术到今天仍然列在需要学习的新技术清单里。这个清单现在是越来越长了。我们在哪里?照抄山寨也行啊?至少算是进步一点了。为什么是这样?学习外国经验,提高国产化率现在不但没人要求,没人组织,没人推动,连倡导也没有了。还有谁去学习新技术做技术创新呢?
一个企业或者行业的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只有两点,第一:关键核心技术是否掌握?第二: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研发创新能力?这是决定企业价值和生命力的最重要的技术因素。
举一个大家都看到的例子,谷歌离开中国市场之前之后一直是世界名列前茅的高科技公司。卖的是技术,与有没有或者在哪个市场无关。为什么?因为谷歌掌握核心技术,而且能不断开发创新。而反观谷歌当年的竞争对手百度,现在只是一个广告公司了。为什么?因为百度和技术没有一毛钱关系。
我们的涂协领导以及各位企业老板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掌握没掌握核心技术,有没有与时俱进的研发创新能力,我们的前途或者下场会是什么样?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我国近一、二十年建了各种大桥,而桥上用的伸缩节以及特种胶布却要依赖进口,为什么一个胶布不自己研发呢?回答是进口省事,便宜。这就让我联想到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涂料行业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如果全面断供脱钩会发生什么呢?草根百姓可以不想,企业老板也不想?行业领导也不想?
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总结创新自己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模式不是只停留在嘴上的,是每个涂料人的责任,是每个企业的责任,更是涂协的责任。
在掌握中高端核心技术方面,在与时俱进的研发创新能力方面,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止三十年了。
3、对国际政治经济对抗的新常态我们有准备吗?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感觉到肉疼了。这种肉疼还尚且主要不是真正的经济打击,而主要是对于我国这个发展势头感到肉疼。对我国开始处处排挤打压制裁。这种打压制裁以后一定会是新常态了。
今天不谈国际政治,也不谈中美关系,只谈美国及西方对中国的恨。什么叫恨?恨就是牙根痒痒,恨就会不顾脸面不计成本,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要用尽所有手段搞垮你挤掉你。这种威胁是现实的,是你死我活的,是迫在眉睫的。千万不要心存任何幻想。
那么问题来了,最坏会坏到什么地步?
我们认真思考了没有?我们作为一个行业有没有准备?我们是否应该有所准备?我们的行业领导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想过有没有对策?
我想有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之一在工商领域应该是断供脱钩。
我们老有人心存幻想,认为我们国内市场足够大,有足够吸引力,断供脱钩不会发生。我劝所有有这种幻想的朋友再重新想想,你是太一厢情愿啦。
如果把“市场”当做武器,或者当做你的“牌”来打的话是要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必须是在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下才可以。在和平环境下你把“市场”当“牌”打,我只能说你短视,不求上进,没有危机意识。但是在不那么和平,不那么友好的国际环境下,这个“市场牌”就根本没法打了。
而“技术牌”,才是无条件的。就是上面说到的一个是核心技术,一个是创新能力,技术牌在无论什么条件下都是“王炸”。
这么说吧,如果涂料行业发生断供脱钩,没有任何一家现在在中国市场挣大钱的外企会死。因为所有关键技术及原材料外国都有,而且几乎所有的外企都是在世界多国市场发展的,损失的只是一部分市场,就好像谷歌一样。
可是我们呢?如果发生断供脱钩,对中国不单单是涂料行业本身,对庞大的下游工业企业呢?打击会非常大。因为我们除了这部分市场,几乎一无所有,我们没有“王炸”。就好像在IT行业如果断供Autocad, 如果断供安卓,如果断供根服务器,如果断供Windows的效果是一样的。微软紧急修改服务协议不是空穴来风,涂料行业也是一样,任何行业,服务和产品在政治的操弄下都会是武器,和原子弹一样。
断供脱钩我们不希望发生,不发生最好。但是我们如果现在不想,不做准备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错了。主要应该是行业领导,更高级的领导要好好想。我们要有准备对策。没有准备对策是要负责任的。
涂料行业在我国是归于对外开放的“普通制造业”。但是所有工业用漆,交通用漆,重防腐漆都是重要的基础材料,而不仅仅是像建筑涂料那样的简单一次性最终消费品。没有这些材料是要停工停产的。这些工业用漆,交通用漆和重防腐漆的下游经济规模庞大,牵扯到工业,民生,国防各个领域。我们有谁做过调查分析吗?我们如果早已全都掌握了,早都有技术储备了,都准备好了没问题了,那最好。可是真的都没问题吗?
依我看,我们现在一点准备也没有。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这里只是敲一个警钟,但愿无论是有关部门还是涂协不管是谁,总应该有人系统考量,早做最坏打算为好。
4、浮躁和浮夸之风横行
我国涂料行业走到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一个罪魁祸首就是社会上自上而下的浮躁浮夸,自以为是的风气。领导想政绩,企业想短平快,捞快钱,还要大言不惭的资本运作。个人想抄近路省力气,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
一个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盈利。一个企业不论是技术上的还是经营上的任何进步的根本推动力,在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盈利需求。换句话说企业的任何进步都是他自己应该做的。好了就正常,进步了也应该。脚踏实地继续往前走就是了。有什么必要铺天盖地地吹?甚至没有进步也要想法找出点编出点进步来吹,就像前面说到的排名表。
我们现在有人,包括领导也包括企业,如果没人吹喇叭抬轿子就连路都不会走了。
企业的任何进步,成就如果想让人知道,那要企业自己用行动,用事实,用业绩,用真金白银去自己宣传。真用不着旁人拿着放大镜去找,然后去表扬,再然后就是群起而吹捧。用不着。
为什么日本有3.5万家百年老店而我国不到200家?为什么比尔•盖茨没给委任一个美国的联邦参议员啥的甚至他自己的大学连个名誉学位都不给他?因为两者不沾边。因为那不是爱,那是浮躁,那是害,用不着。
而我们呢?我们的涂料行业呢?在经营上,在技术上我们还差30年,有什么值得我们自吹自擂的吗?吹得我们自己都相信了,都要去发国际大奖了。
我们的责任不是发现一个苗子就吹捧一个,吹捧一个就是捧杀一个。而相反,我们的责任应该是尽我们所能为企业创造一种脚踏实地的氛围,创造一种安静稳定的社会发展政策环境,鼓励提倡实事求是,精益求精,钻研创新。
在崇尚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反对浮躁浮夸方面,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小于30年吧?
这种不脚踏实地的浮夸思想如果发生在行业领导上层,会影响国家的战略决策以及战略决策的实施;如果发生在企业老板层面会支持短视,或者叫短平快,不从长计议,只想着怎么抓快钱;如果发生在技术或普通职工层面尤其是年轻人中则会摒弃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助长自我吹嘘或者妄自菲薄,没有干劲不思进取,以投机取巧为能,以自吹自擂为能,趴在井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无论何时,乃至以后真的已经超越所有人了,我们都应该永远记住,我们是制造行业,是在做生意,我们做任何事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感动客户,或者说感动市场,而不是感动自己,更不要说现在。在落后30年的情形下我们应该做什么?四个字:韬光养晦,八个字: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