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钢桶再生》:危险废物物源化利用标准体系建设
文/中再危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的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五种类型的标准组成。其中,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属于政府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属于市场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作为政府主导标准,旨在满足保障人身健康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经济社会管理等基本需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立项、审查、编号、对外通报,流程较长,国家标准从立项到批准通过,通常耗时二年多的时问,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而言,周期太长,限制了先进技术工艺的发展。随着我国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及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团体标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团体标准是由有资质的社团组织按照相关程序制定并发布,供团体成员或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团体标准具有自愿性、市场性、适应性特征,在适应行业规范化、资源化发展的需求,结合市场化特点,促使技术融入标准、标准保证产品、产品满足市场。其使用价值由市场来决定。团体标准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符合企业利益,在推动行业整体发展的同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精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形成良好的市场化竞争力与生命力。
我国新型的标准体系,将形成国家标准聚焦基础通用,批准数量逐渐减少;行业标准服务政府职责,逐渐缩减规模;地方标准聚焦地方特色,坚持科学合理;团体标准填补行业空白,以团体标准增量带动行业标准存量的减少的政府与市场各有侧重、互相促进的新格局。政府标准侧重公益性和基础性,市场标准侧重竞争性和创新性,二者互为补充。
新《标准化法》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危险废物处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社会团体,都积极参与、推进危险废物处理标准化建设,尤其以却ω年以来格外活跃。却ω年危险废物标准化领域的典型现象,一是全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工作组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牵头发起,联合100余家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组成;二是焚烧、填埋、医疗废物处置等污染控制标准规范纷纷纳入修订,却吵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先后修订、发布5项危险废物相关技术标准、指南;三是除上述国家管理标准规范外,危险废物再生利用产物的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工作也非常活跃。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作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定的第二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之一,联合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牛心、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知名高校和行业内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危险废物团体标准编制研究。目前,《废钢桶再生》(标准编号T/ZGZS0302-2020)团体标准、《表面处理污泥、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烧结制备衍生轻集料》(标准编号T/GZS0301-2020)团体标准已正式发布。2020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将在危险废物资源化领域进一步加大团体标准研发力度,拟立项研制《废塑料包装容器再生》、《废有机溶剂再生》、《废活性炭再生技术规范》、《再生工业盐氯化纳》团体标准,在推动行业整体发展、降低污染物环境影响风险的同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精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形成良好的市场化竞争力与生命力。
《废钢桶再生》
用于盛装过毒性或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钢桶均属于危险废物,如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漆桶、废染料桶、废油墨桶、废机油桶等,其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理处置全过程须按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由于没有废钢桶再生产物标准及污染物控制技术规范,地方管理部门无法评估产品质量风险及环境风险,宁可支持废钢桶制备再生金属材料。企业即使取得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由于缺乏相关产品标准,生产出来的再生桶在市场上销售受到很大限制,废钢桶再生先进技术难以落地。
为规范废钢桶再生行业发展,满足再生钢桶市场需求和质量要求,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与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发起,四川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中心、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上海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博瑞(江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湖州全洁静臆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康期派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室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天地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节能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珠海市澳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广州首联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四方友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废钢桶再生》(标准编号T/ZGZS0302-2020)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