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意大利、西德对危险货物包装运输的管理概况
文/叶祥清
1、管理机构和法规
英国对危险货物的管理始于1894年。该国于1930年成立了海运危险货物专业委员会。1933年制定了《危险货物管理规则》(也称《蓝皮书》),并于1952年进行了修订。1956年成立了由国家卫生安全署和国防部、化工生产企业、W经学工业协会、航运及港务部门的专家组成的危险货物顾问委员会。委员会每六周召开一次会议,议题包括:向参加国际海事组织的人员提出建议,并为其准备提交给国际海事组织讨论的文件;研究危险货物的新型包装;研究联合国制定的《危险货物运输》中有关问题;讨论对《蓝皮书》的修订工作。该委员会对英国政府制定和修改危险货物管理法规起着重要的参谋作用。
1974年10月成立了卫生安全署,它是负责审批有关危险货物管理法规的机关。同一年制定发布了《卫生安全法》,其中规定了对化工品装运的一般要求,又规定了对装运特种化工品的特殊要求。此外,卫生安全署还制定了生产、操作和使用化工危险品的指南。
散装危险货物委员会,是负责制订有关散装液化气和散装气体危险货物装运管理法规的机构。它已作出规定,从1986年7月份起,所有装运液化气和气体危险货物的罐柜都必须经过检验并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使用。
在危险货物的管理方面,目前同时执行着三规则:一是,《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即《国际违规》);二是《蓝皮书》;三是危险货物管理《须知》。他们认为,《国际危规》不可能包罗万象,因此,至今仍保留着《蓝皮书》,以弥补《国际危规》的不足,英国当局还考虑到。由于《国际危规》经常在修改补充,而作为“须知”或“通函”的形式公布一些新的有关规定,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其内容大致有四个方面:(一)公布《国际危规》新的修改本;(二)公布《蓝皮书》的修改条款;(三)英国主管部门对《国际危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的解释;(四)在装卸运输危险货物过程中发生事故时要采取的应急措施。
1984年制定了关于危险货物的分类、包装及标志的规定,并于1985年1月开始执行。英国现在是采用一种综合性的危险货物的标志,它既包括了联合国规定的标志,还表明了危险货物的危险性质,装卸运输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港区对危险货物的管理始于1975年。英国有大小港口300多个,各港区几乎都制订了有关危险货物的管理法规,其中关于爆炸品管理的地方法规有175个,关于石油管理方面的地方法规有112个。为便于管理和统一做法,英国交通部和港口局共同制定了《英国港区危险货物管理法》,并于1986年公布,届时,全国所有的有关地方法规全部作废。
2、包装检验和管理
英国包装工业研究协会(PIRA),既是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性能测试机构,又是交通部授权的唯一能对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签发合格证书的机构。它既受理新设计的某种包装容器的性能测试工作,也接受已定型的某种包装容器性能的复验工作,一旦测试合格即给包装容器厂签发证书。此外,在英国各地还有11个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测试单位。根据这些测试单位提供的测试报告,包装工业研究协会审核出证。凡已测试合格并取得了合格证书的危险货物包装容器,均打上“GB”标记。对已定型投产的包装容器是否进行重复测试,由政府主管部门决定,重复测试的间隔时间的长短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是半年复测一次。英国每年公布两次各厂家生产的包装容器性能测试结果。
在英国,海运和陆运危险货物的包装和运输管理由交通部负责,而空运危险货物的包装和运输管理由民航局负责。英国海陆空运危险货物的标志和包装测试统一采用联合国制定的标准。
意大利铁路测试研究所是意大利唯一能对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签发合格证书的机构。海运、空运、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危险货物的包装容器,工厂才能进行成批生产。
英国、意大利和西德十分重视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英国卫生安全署在全国设有600名监督检查员,深入到包装容器生产厂对包装容器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质量好的工厂,只抽查部门生产工序;对于质量差的工厂,则对每道生产工序都进行检查。意大利铁路试验研究所也设了专人到全国各地包装容器厂进行巡回监督检查。在西德莱茵州是由社会家庭事务部负责监督检查危险货物的包装生产和使用情况。
3、包装容器生产和使用部门的做法
这三个国家的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生产厂和使用厂对《国际危规》非常重视。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欧洲最大的一家包装生产企业——Van Leer包装公司及其在英国、意大利的分公司经常了解使用单位和进口国对包装的特殊要求,加强研究工作,不断更新生产设备和设计出新型的包装容器。他们认为《国际危规》对包装的要求仅仅是一个起码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要求远高于《国际危规》的标准。目前欧洲已出现以高强度的塑料容器来代替原有的钢桶、钢塑桶和内涂料钢桶的趋势。
这些国家的危险货物生产厂即包装容器的使用厂,对联合国和本国政府制订的有关危险货物的生产、包装、使用、仓储和运输方面的法规非常重视。英国卜内门(ICI)化学公司设有包装的研究机构和包装检验机构。该公司每年投资三亿英镑的科研费用中包括了包装的研究费用。在该公司的总部伦敦及遍布国内外的分公司均设有包装顾问,专门负责包装的质量和使用的管理工作。这些包装顾问是包装技术专家,他们与包装容器生产厂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参与包装容器的设计和改进工作,了解和掌握各类包装在本企业的使用情况,负责把包装使用情况的信息反馈给包装容器生产厂,以便及时改进包装的生产。为便于管理和指导,在ICI化学公司总部伦敦设有专用电脑,对各分公司包括包装容器的使用情况进行收集、贮存。当英国向美国出口危险货物时,货物的包装不仅要符合联合国的要求,还要符合美国铁路和公路运输危险货物的特殊要求。
西德巴斯夫(BASF)化学公司应对电脑为危险货物正确用包装容器。他们采用“数据卡片”形式将各种危险货物应该使用何种包装输入电脑。当用户对包装或运输方式提出某种特殊要求时,只要把某种基本因素输入电脑并经过电脑快速分析运算,就能给出准确的判定结果,即告诉人们某种危险货物应该使用何种包装。
4、危险货物的运输管理
这三个国家非常重视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管理。西德莱茵州制订了《危险货物运输法》,它规定了危险货物的范围,对于哪些危险货物应该采用什么运输方式作了明确规定。运输法还规定,凡是可以通过水路和铁路运输的危险货物就不允许用汽车运输。对于危险性很大的货物,在运输前必须报警察局批准。此外,州运输部分别制订了公路、铁路和内河运输危险货物的条例。
莱茵州社会家庭事务部负责监督检查有关单位执行危险货物法规的情况,检查危险货物的包装、灌装、运输并规定要求。在部内设有安全检查局,配备了200人的检查队伍,各地区也配备了地方检查人员500—600人。事务部安全监察局是负责工厂范围内的有关危险货物的安全工作。厂区以外的安全工作则由警察局负责。
西德政府对于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罐柜和司机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凡是装运散装危险货物的罐柜和车辆,必须有主管当局的检验合格证书。车辆每两年要送检一次。它是由政府制定的机构——工贸联合会负责检验和发证。司机开车到工厂装运危险货物须具备三个证件:一是司机驾驶危险货物车辆的行车执照;二是车辆鉴定执照;三是车辆的清洁证明。司机在进厂装货前要填写一种表格。要填写清楚车辆所要装运的危险货物的名称、编号、厂方要向司机交代所要装运危险货物的理化性质、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车辆进入灌装车间,灌装人员要检查槽罐、管道及截门是否完好清洁,防护设备是否齐全,灌装过程中,随时检查槽罐有无渗漏;灌装完毕,要检查槽罐的截门、盖子是否关严;然后,灌装人员对槽罐进行铅封,发给司机危险货物的说明书,告诉司机防护方法及发生事故时须采取的应急措施。
意大利铁路试验研究所采用电脑对全国铁路运输危险货物进行跟踪、监测及指导管理。它能将每次运输危险货物的品种、数量、包装、运输过程及到达目的地的情况一一收集贮存起来。对于诸如危险货物从何时何地运出,现在到了某地,是否出了事故及事故的处理情况均能及时准确地收集于电脑之中。
意大利有一个危险货物运输紧急情况信息服务中心(SIEL),下设1,500个服务站,分布于各地,昼夜值班进行咨询服务,并于消防和警察部门组成网络。有关部门在生产、使用、装卸、运输危险货物时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或出了事故应如何处理,可以随时打电话或者来人从这个服务中心得到解答。
“
本文由“CSDA钢桶包装”节选《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与管理》叶祥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