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商贸信息 图书库房 订阅查看 行业资讯 展会服务 招聘求职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首 页  
行业新闻 | 工艺技术 | 市场信息 | 标准法规 | 网上教程 | 资料查询 | 网上书店 | 企业动态
·设备工装 ·原辅材料 ·循环利用 ·企业管理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生产安全 ·微信直通车 ·视频展播 ·钢桶杂志 ·专著选登
标准法规:为您提供国内外最新的行业标准及相关法规,以及标准法规的应用资料,是您了解和应用标准法规的有力助手。
  首页-标准法规-我国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与国际顺利接轨我国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与国际顺利接轨-中国钢桶包装网  

 
 

我国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与国际顺利接轨

国家商检局 叶祥清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决定,从1991年1月1日起,各国海运出口的危险货物包装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实施强制性检验,检验合格者才允许用于包装危险货物出口。

我国在1984年以前的相当长时期内, 由于包装无人检验把关,以致发生多起因包装不善引起的危险货物爆炸燃烧恶性事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保证我国出口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以下简称《危规》)和国家、交通、外贸、商检四个部委局联合制定的《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商检部门从1985年7月1日起,对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实施强制性检验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

由于商检部门坚持既把关又服务的宗旨,因此,十年来的包装检验工作对促进我国出口危险货物包装质量的全面提高,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减少因包装不良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保障安全运输,均发挥了巨大作用。

由于我国比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时间提前了5年执行《危规》和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实施强制性检验,经过1985年至1990年长达5年以提高包装质量为中心的大练兵,不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进行了较充分准备,因此,在199 1年1月1日,我国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顺利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从那时起,一直运转正常,保证了顺利出口,这确实是一件值得自豪的大事。

一、包装改进促进了我国危险货物包装质量大幅度提高

出于过去我国对包装的作用认识不深,重视不够,造成我国包装长期落后的状况。通过1984年开展的全国包装大检查,以及自1985年商检部门按国际标准对我国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实施强制性检验后,包装质量存在的严重问题集中地暴露出来了。大量出口货物因包装不合格而不得出口。这当头一棒,使包装生产厂家感到了巨大压力。质量差促使厂家思变思改。在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统一部署下,商检部门急厂家所急,想厂家所想,不仅发现问题和指出问题,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分析问题和改进质量。由于商检、外贸和包装生产厂共同奋战,攻关改进,十年辛劳换来了包装质量的巨大变化,得到了国际上认同,保证了我国出口危险货物的需求。

(一)200升闭口钢桶由“厚、笨、重、漏”变为“薄、巧、轻、优”,一跃跨进了国际先进行列。

200升闭口钢桶是我国目前用来装载危险性很大的液体货物的钢制包装容器,用量很大。长期以来,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效率低而质量差。据调查,1985年国内没有一个制桶厂能生产达到《危规》I类包装要求的200升闭口钢桶,当时能达到Ⅱ类包装要求的厂家也为数不多,严重影响到我国液体危险货物出口。经分析研究,其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耐冲击和耐内压性能差,即跌落试验和液压试验过不了关。其主要原因是卷边结构不合理和密封填料.性能差。包装生厂几十年一贯制,一直采用十分落后的矩形卷边结构。这种卷边形式的最大弱点是耐冲击性能差和耐内压性能差。针对这个“致命伤”,北京制桶厂奋力攻关,于1985年在国内第一次试制成功圆弧卷边200升闭口钢桶,并达到《危规》I类要求。不久,这一新型卷边工艺在全国迅速推广,到1988年已有35家企业生产,而且所有制桶厂均采用了“圆弧卷边”新工艺,彻底消除了落后的“方卷边”。再加上性能良好的新型密封填料的研制成功,这样,我国200升闭口钢桶质量绝大多数都达到了国际标准要求。这标志着我国200升闭口钢桶的生产跨进了国际先进行列。

出口糠醛包装桶变过去的.“黄水横流”为今天的“滴水不漏”。

以我国丰富的玉米芯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糠醛,是我国桶装出口的大宗液体危险货物之一。但因包装不善,渗漏率高达40%。过去长期困扰着糠醛的外贸出口。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密封填料性能极差。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红糖加骨胶配方,灌装糠醛后3个月左右,这种密封填料就被渗透力极强的糠醛所溶解,致使桶钢卷边处出现严重渗漏,棕色糠醛液体在仓库、船舱遍地流淌,不仅本身流失,还污染周围其他货物。1986年由厦门乳胶厂研制成功的新型糠醛桶密封填料,彻底解决了糠醛桶的严重渗漏问题,保证了我国糠醛的安全出口。

轻型200升闭口钢桶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空白。我国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生产200升闭口钢桶到1989年止的50多年问,一直采用1.25mm的钢板,可谓五十年一贯制。河南商检局与河南信阳金属容器厂共同努力,于1990年底用薄型钢板(用0.8mm钢板做桶身,O.9mm钢板做桶底与盖)研制成功达到《危规》I类包装要求的轻型200升闭口钢桶,填补了我国的空白。与原来用1.25mm厚板钢桶相比,每只钢桶少用钢材7.5kg,以我国每年生产2000万只桶计算,不仅每年可为国家节省约5亿元人民币的材料费,而且也节省了运输费用。

(二)我国出口电石包装钢桶变过去的“轰轰烈烈”为今天的“安安静静”。

电石是我国出口量很大的固体危险货物,电石遇水会放出易燃易爆的乙炔气体,危险很大,对包装的密封性要求很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出口电石包装钢桶生产工艺落后,密封性能很差,经常发生爆炸事故。仅1986年一年我国出口电石包装钢桶就发生过11起爆炸事故。人们讽刺其是一种“轰轰烈烈”的包装。到1987年止,全国20多家出口r包石包装的生产厂无一家能达到《危规》要求。经改“方卷边”为“圆弧卷边”后,1989年达标率为30%,1990年达标率上升为45%,其中河北、宁夏、陕西和福建的达标率为100%。今天,我国出口电石包装钢桶已变得“老老实实”和“安安静静”了。

(三)我国出口磷酸塑料包装容器变过去的。软弱无能”为今天的“刚强有力”。

到1987年止,我国出口磷酸用的塑料罐,经不起国际标准规定的在40℃下堆码28天的考验, “软弱无能”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磷酸的正常出口。生产部门经过3年的技术攻关,改进了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终于在1988年攻克了高温堆码难关。在这一年商检部门举办的全国统检中,有87%的厂家生产的磷酸包装容器达到了《危规》要求,包装变得“刚强有力”。

(四)出口水银包装变过去的“锈蚀渗漏”为今天的“密封完好”。

水银(汞)是剧毒品,是我国出口量较大的液态贵重金属。由于它比重大(13.6)、.毒性高、易流动、易挥发,决定了对包装的高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出口水银一直使用“内搪瓷汞罐”包装。由于铁质罐口内螺纹很容易生锈而影响密封,渗漏严重,罐体内壁搪瓷由于受外部撞击而脱落成碎片,使水银本身受到污染。经生产、商检和外贸部门共同努力,于1988年在我国水银生产基地贵州省研制成功内外涂塑、罐口螺纹加塑料垫的新型出口水银包装,达到了《危规》要求。

二、包装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了事故隐患,提高了出口危险货物包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幅度减少了经济损失

在商检部门开展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之前,因包装不良多次发生爆炸燃烧和中毒等恶性事故。例如1985年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一艘货轮在印度洋爆炸沉没。1978年我国一货轮因水银包装泄漏使同船大米遭受严重污染。自商检部门对出口包装检验以来至今,未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

据不完全统计,商检部门自1985年起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实施检验以来至1993年底,共完成9万多批包装检验任务,检验不合格率为20%。这就是说,通过商检部门的严格检验把关,发现和消除了1000多起事故隐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据了解,上海港在1985年以前的6年中,因包装不良曾发生22起事故,有162人次中毒或受伤,而实施包装检验后至今从未发生类似事故。

对包装实施检验后,因包装不良造成的索赔案件大为减少,以天津地区为例,1985年因包装不良对外赔款5785万美元,1986年下降为1300万美元,而1987年至今则未发生一起类似案件。

三、成绩来之不易,包装检验工作更须加倍努力

我国不少部门的工作业绩用“轰轰烈烈”和“热火朝天”来形容很合适,相反,用“安安静静”和“无声无息”来形容危险货物包装检验则非常贴切。

总结过去,成绩来之不易,为了把好质量关,十年来商检部门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法规,加强管理。为执行国际海事组织关于对海运危险货物包装实施强制性检验的决定,与国际接轨,我国《商检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对出口危险货物实施强制性检验,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由国家商检局等4个部委局联合制定的《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管理办法》,是我国在这个专业领域最系统、最全面的规章。它系统规定了包装生产和使用部门、商检部门、运输和外贸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包装检验和管理的内容范围。商检部门制定了多项与上述法规配套的检验管理办法和规章。例如包装质量许可证制度、包装性能检验周期和抽检制度、包装检验证书使用制度等。为了对全国出口危险货物包装质量实施有效监管,国家商检局定时举办全国包装统检活动,同时为厂家提供交流经验、互学互帮的机会,并建立了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的制度。

(二)培渤1人员。1985年、1987年、1989年和1994年先后举办过4次全国商检系统出口危险货物检验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o多人次。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一批经考试考核合格取得证书的有142人。这些人精通《危规、》,既懂理论又懂操作,既懂检验又会管理。他们是商检部门从事包装检验和管理的专门人才和骨干。

(三)建设包装检测实验室。经过十年努力,目前除西藏外,各地商检局均建立了能满足本地区需要的包装检测实验室。国家商检局还于1993年分别在大连、石家庄、武汉、广州、贵阳和兰州建立了6个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所。常州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所是目前国内设备最齐全、最先进的检验所。

(四)制订检验标准。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制订了4个专业标准和3个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标准为包装检验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合格准则。

(五)为了提高包装检测精度和检测自动化水平,在危险货物包装检测装置没有标准件可以购买的情况下,目前所使用的检测装置都是商检自己研制出来的。例如由河南商检局与郑州制桶厂共同研制成功的“塑料容器高温堆码机”具有很高的水平,现已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展望未来,包装检验工作还须加强努力。我国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及其检验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些包装生产厂质量意识还较淡薄,对包装产品质量的自觉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少数厂家受市场经济冲击的不良影响,为片面追求利润而偷工减料,从而降低了包装产品质量。商检部门的自身建设以及对包装的检验管理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纪念全国包装大检查和包装改进十周年活动中,我们要大力宣传包装改进对出口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的重大意义,加强责任感,上下一条心,使商检工作上一个新水平,为增强我国出口危险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不懈努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中国钢桶包装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钢桶包装网 版权所有
mailto:winlyons@chinadrum.net
【陇ICP备05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