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桶涂装前脱脂磷化工艺介绍
胡兵(成都银光表面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银光表面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从事本行业11年。我公司专业生产、研发前处理表面处理剂;我公司是成都市机械工程学会会员单位,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为四川省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会员单位,产品为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中心2006年度四川市场质量跟踪合格产品,被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中心评为2006年度‘重质量、守规则、讲诚信’质量信誉同盟企业。
我公司在乌鲁木齐市、浙江省、江苏省、昆明市设有办事处,可确保为该地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的售后服务;我公司在各地区客户所做产品涉及汽车、电器、电控柜、防盗门、文件柜、钢家具、散热器、高速公路护栏板、精制油桶等各种行业客户。
一、磷化原理
磷酸铁系膜磷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4Fe+8NaH2PO4+4H2O+2O2→4Fe(H2PO4)2+8NaOH
上式中,Fe为被处理物、NaH2PO4和H2O为磷化液主要成分、2O2为氧化剂。
2Fe(PO4)2+2NaOH+2O2→2Fe(OH)3+2NaH2PO4+3H2O
2Fe(PO4)2+6NaOH+2O2→2Fe(OH)3+2NaH2PO4+2NaHPO4+H2O
2Fe(OH)3→Fe2O3+2H2O
综合可得:
4Fe+8NaH2PO4+4H2O+2O2→2FePO4+Fe2O3+2NaH2PO4+3H2O
上式中2FePO4+Fe2O3即为磷化膜成分。
二、磷化分类
1、按磷化处理温度分类
高温型:80-90度
中温型:50-75度
低温型: 30-50度
常温型:10-40度
2、按磷化液成分分类
(1)锌系磷化
(2)锌钙系磷化
(3)铁系磷化
(4)锰系磷化
(5)复合磷化:磷化液由锌、铁、钙、镍、锰等元素组成
3、按磷化处理方法分类
(1)化学磷化
(2)电化学磷化
4、按磷化膜质量分类
(1)重量级(厚膜磷化) 膜重7.5 g/m2以上。
(2)次重量级(中膜磷化)膜重4.6-7.5 g/m2。
(3)轻量级(薄膜磷化)膜重1.1-4.5 g/m2。
(4)次轻量级(特薄膜磷化)膜重0.2-1.0 g/m2
5、按施工方法分类
(1)浸渍磷化
(2)喷淋磷化
(3)刷涂磷化
三、磷化的作用
①增强涂装膜层(如涂料涂层)与工件间结合力。
②提高涂装后工件表面涂层的耐蚀性。
③提高装饰性。
四、影响磷化的因素
1、浓度(总酸度、游离酸或酸消耗)
2、温度:温度是成膜的关键因素,严格控制温度,温度变化越小越好;
3、时间:时间过短,不能生成磷化膜,时间过长,生成膜粗大疏松;
4、溶液中铁离子浓度;
5、磷化沉渣含量的影响;
6、磷化处理设备的影响;
7、被处理钢材的表面状态影响。
四、磷化膜质量检验
1、磷化膜外观检验
磷化后工件的颜色应为浅灰色到灰黑色或彩色;膜层应结晶致密、连续和均匀。磷化后的工件具有下列情况或其中之一时,均为允许缺陷:轻微的水迹、钝化痕迹、檫白及挂灰现象;由于局部热处理、焊接以及表面加工状态的不同而造成颜色和结晶不均匀;
在焊缝处无磷化膜。磷化后的工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均为不允许缺陷:疏松的磷化膜层;有锈蚀或绿斑;局部无磷化膜(焊缝处除外);表面严重挂灰。
2、耐蚀性检查
将磷化后的样板浸入3%的氯化钠溶液中,经1小时后取出,表面无锈渍为合格。出现锈渍时间越长,说明磷化膜的耐蚀性越好。
3、涂膜耐蚀性
按上述检验涂膜耐蚀性,锌系、锰系、锌钙系磷化膜的涂装试样经24h耐中性盐雾实验后,铁系磷化膜的涂装试样经8h耐中性盐雾实验后,除划痕部位处,涂膜应无起泡、脱落及锈蚀等现象(注:划痕部位系指划痕任何一侧的附近宽度0.5mm范围内)。
4、涂膜耐水性
将涂膜浸渍在纯水中48小时,晾干2小时用划格法测试其附着力,应当≤2级。
五、油污的组成和性质
对于制桶行业而言,涂装前预处理包括脱脂、磷化工序。
1、油污的组成
(1)、矿物油、凡士林
(2)、皂类、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等;
(3)、防锈添加剂:防锈油和防锈脂的主要成分。
2、油污的性质
(1)化学性质
可皂化:动植物油(皂化、乳化、溶解)
不可皂化:矿物油和凡士林(乳化、溶解)
(2)物理性质
油污粘度越大或滴落点越高,清洗越困难;极性油污有较强烈地吸附在机体金属上的倾向,清洗较困难。
六、金属脱脂方法
1、按脱脂成分分类
(1)碱液清洗法脱脂:
成分:氢氧化钠、碳酸钠、硅酸钠、磷酸盐;
温度:50--80℃;
PH值:12—14。
(2)乳化剂脱脂
成分:乳化剂TX-10、6501、烷基苯磺酸钠、磷酸盐等;
温度:40--60 ℃
PH值:9—11。
(3)有机溶剂清洗法
成分:常用漆用汽油和松香水。
(4)电化学脱脂
(5)超声波清洗
2、按清洗方式分类
(1)浸渍式
(2)喷淋式
七、脱脂是否彻底的检验方法
1、水膜法(最常用)
经过脱脂处理后的金属表面,用清洁的水清洗,观察金属表面的水膜情况来判断脱脂效果的方法叫水膜法。
如果水膜均匀连续,则说明脱脂效果良好;
如果水膜不能完全连续,则说明脱脂效果不是很好;
如果根本不形成水膜,则说明脱脂效果很差。
2、擦拭法
3、硫酸铜法
把金属试样浸在硫酸铜水溶液中,1分钟后从溶液中取出工件,用水冲洗。观察铜膜完整均匀、光泽及结合力好,表明工件表面无油污。
4、验油试纸法
5、测定脱脂率
因实际情况比较复杂,此方法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八、脱脂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
1、现象:脱脂效果不佳。
(1)原因:脱脂剂选择不当;解决:更换脱脂剂。
(2)原因:脱脂工艺选择不当;解决:采用二级脱脂,二级清洗。
(3)原因:表面油污过厚,脱脂不均匀;解决:先手工预擦洗。
(4)原因:脱脂温度偏低;解决:提高脱脂温度。
(5)原因:脱脂剂浓度偏低;解决:提高浓度至工艺范围。
(6)原因:机械作用不够;解决:提高喷射压力。
(7)原因:喷嘴堵塞,流量不足;解决:定期清洗喷嘴。
(8)原因:工作液中含油量太高;解决:定期更换槽液,采用二级脱脂。
(9)原因:脱脂后水洗不彻底;解决:加强水洗,清洗水连续溢流。
2、现象:工作液泡沫高。
(1)、原因:温度过低;解决:提高温度至规定范围。
(2)原因:循环泵密封处磨损而进空气;解决:更换泵的密封材料。
(3)、原因:脱脂剂选择不当;解决:更换脱脂剂。
(4)原因:喷射压力过高;解决:降低喷射压力。
(5)原因:没采用消泡工艺;解决:采用消泡剂,如醇类、聚醚等。
3、现象:水洗槽泡沫过多。
(1)原因:水洗槽溢流量太小;解决:加大溢水流量。
(2)原因:循环泵密封处磨损而进空气;解决:更换泵的密封材料。
(3)原因:槽液使用时间过长;解决:定期更换槽液。
4、现象:水洗槽碱度过高。
(1)原因:碱槽向水洗槽窜溶液;解决:改造设备;避免窜液。
(2)原因:工件带太多的碱液进水洗槽;解决:改变装挂形式,延长滴液时间。
(3)原因:水洗槽溢流量太小;解决:加大溢流量。
(4)原因:槽液使用时间过长;解决:定期更换槽液。
5、现象:零件水洗后生锈。
(1)、原因:工序间隔时间过长;解决:工序间增加喷湿。
(2)原因:水洗时间过长;解决:不允许在此长时间停留。
九、磷化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
1、现象:无磷化膜或磷化膜不易形成
(1)、原因:工件表面有硬化层;解决:采用酸洗、喷砂去除硬化层。
(2)原因:总酸度不够;解决:补加磷化剂。
(3)原因:处理温度低;解决:升高磷化液温度。
(4)原因:脱脂不净或磷化时间短;解决:加强脱脂或延长磷化时间。
(5)原因:磷化液比例失调;解决:调整或更换磷化液。
(6)原因:工件重叠或工件发生面接触;解决:增大工件间隙,避免工件面接触。
2、现象:磷化膜过薄
(1)原因:磷化时间不够;解决:延长磷化时间。
(2)原因:工件表面有硬化层;解决:采用酸洗、喷砂去除硬化层。
(3)原因:处理温度低;解决:升高磷化液温度。
(4)原因:机械作用不够;解决:提高喷射压力。
(5)原因:磷化液比例失调;解决:调整或更换磷化液。
3、现象:磷化表面生锈
(1)原因:磷化膜晶粒过粗或过细,耐蚀性降低;解决:调整工作液指标至工艺范围。
(2)原因:工件表面有残酸;解决:加强水洗。
(3)原因:工件表面过腐蚀;解决:控制酸洗过程。
(4)原因:磷化液中残渣过多,已堵塞喷嘴;解决:倒槽,清洗喷嘴。
(5)原因:磷化液温度低;解决:提高磷化液温度。
(6)原因:喷淋压力大,喷嘴方向不当;解决:逐一检查调整至运行正常。
十、脱脂槽液的化验
1、脱脂槽液定义
总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的总量。
游离碱度是指水中所含OH-离子的总量。
2、化验
(1)游离碱度:用移液管取10ml脱脂液于锥形瓶中,加入4—5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粉红色,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无色时为终点,所消耗滴定液的体积数(ml)即为游离碱度点数。
(2)总碱度:用移液管吸取10ml脱脂液脱脂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2—3滴溴酚蓝指示剂,用0.1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即为终点,所消耗盐酸标液毫升数即为总碱度点数。
十一、磷化槽液的化验
1、定义
总酸度:磷化液中游离酸和化合酸的总和称为总酸度。
游离酸度:磷化液中游离H+的浓度称为游离酸度。
酸消耗:磷化液中所含碱性离子消耗酸的总和称为酸消耗。
2、化验
(1)总酸度:
用移液管取处理液10ml于锥形瓶中,加3—5滴酚酞指示剂,溶液无色,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成粉红色并保持30秒不褪色为终点,这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毫升数即为总酸度的点数。
(2)游离酸度:
用移液管吸取处理液10ml于锥形瓶中,加3—5滴溴酚蓝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溶液黄色变为蓝紫色为终点,所消耗氢氧化钠标液毫升数即为工作液游离酸度的点数。
(3)酸消耗:
取处理液10ml于锥形瓶中,加2—3滴溴甲酚绿指示剂,用0.1N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为终点,所消耗的盐酸标液毫升数即为酸消耗点数。
十二、槽液的更换
1、脱脂槽
处理液长期使用后槽液将脏污,最终使脱脂能力减弱而成老化状态,这种状态的槽液补加脱脂剂已达不到预期效果,故应重新配制。当总碱度/游离碱度的比值大于1.8时,槽液应当整槽更换。
2、磷化槽
(1)控制Fe2+含量:当Fe2+含量>3.5g/L时,应当更换槽液.
(2)控制磷化渣含量:当磷化渣含量>5ml/1000ml时应当更换。
注:磷化槽液一般未进行滴定分析控制是否更换槽液。
十三、钢桶前处理推荐工艺
工艺流程:热水洗→ 预脱脂→ 主脱脂→ 水洗1→ 水洗2→磷化或硅烷→水洗3 →水洗4 →纯水洗→干燥→喷涂
此工艺有9个槽体,比目前常规前处理线多2个槽体:热水洗、纯水洗,但实际是可以节约成本、效率:
1、第一个槽体用热水洗有以下好处:在中高温下(60--80℃),钢桶表面大部分油污、灰尘被清除,可以1—2天整槽更换,不会浪费脱脂剂;因在热水洗槽将大部分油污已通过高温除去,故可节约脱脂剂用量;
2、最后一个槽体采用纯水洗,涂装喷涂后从表面看,没有差距,但若作盐雾腐蚀试验,差距还是较大的。另外在表面喷涂后的洁净度上也存在较大差距,在家电行业,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等,要求在一面其小颗粒不能够超过3粒,对表面尘埃物的要求很高,故大多数家电厂家在前处理最后一道工序采用纯水洗,其纯水电导率≤25us/cm,一般自来水的电导率在300--400us/cm.从我国钢桶的发展趋势看,很可能超过美国产量成第一生产大国,那么出口数量会急剧增加,对产品质量要求也会提高。
十四、前处理药剂发展方向预测
1、发展方向
无污染:无磷、无泡沫、中性
无重金属:可通过SGS、ROUS检测报告(检测不含六价铬、汞、镉、铅离子),符合出口欧美、日本国家要求。
无排放。
2、脱脂剂
发展无磷、中性、无泡、无重金属、液体脱脂剂;
对于无磷实际上相对简单,目前市面上的无磷洗衣粉也有近十年时间。但仅仅是无磷也只是解决了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的一项指标,仍然需要环保处理其他指标才能达到环保要求,实际上需要是中性脱脂剂,PH值在6.0—8.0之间,无泡沫,无重金属,这样脱脂剂后的水洗可以直接排放。若整槽更换脱脂槽液,按照国家标准,其COD、BOD、悬浮物仍然超标,故需要沉降、稀释、过滤后才能够排放。
液体脱脂剂的优点是补加方便,不易堵塞喷嘴。
3、皮膜剂种类
(1)磷化:铁系磷化、锌系磷化
(2)免水洗钝化剂:卷材用三价铬钝化,钝化后不水洗,在烘干过程中形成钝化膜
(3)硅烷钝化剂:目前在国外有家电行业使用,在国内属于试制阶段。
|